-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3571 天 連續簽到:88 天
|
一、发动机油量检查
( S: N* x$ a6 U' K1 o5 w4 r) I5 g4 N9 O
将车辆停放在水平的路面上。拔出游标尺检查机油量,油亮若在和两个标线之内,则属于正常范围,若低于位。则应添加指定型号的机油,加油后的液面不能高于位。
( |# \4 \" B- @
5 J8 i2 q0 ^( I 二、发动机冷却液液面检查
& R: m {! A% ?$ A& ^$ N
6 O# q9 d- d" q. J! B 发动机在热机状态时,千万不要打开散热器盖,否则可能会被溅出的冷却液或高温蒸气烫伤。等发动机冷却后,检查冷却液的液面应处于满位和低位之间,否则应加蒸馏水或纯净水或冷冻液,加水后的液面高度不能超过满位。如发现短时间内冷却液减少的很快,应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泄漏或到维修站去检查。" W6 T1 |: D% N$ Q
+ I+ J/ ? N# Z6 S. M& e% z1 M
三、制动液面的检查( p) l+ H' n% A: J/ G( c8 Z9 f
7 C# N/ b2 G2 O7 G% L0 M; F/ z! m; e 制动也在高、低位之间则表示正常。如果制动液接近下限或低于下限则表示系统中可能有泄漏或制动蹄片磨损过多,应及时到维修站进行检修。
/ A+ L: a0 [0 d$ n& M, g
. y7 R s+ l0 M9 i' j 补加制动液时,要注意加同一种型号的制动液,防止损坏皮碗,注意保护好油漆防止腐蚀漆面。
& z- \) [, s! r% A2 w! b2 E' z' P, m- T. `5 t
四、离合器总泵液面的检查
+ W/ s- N9 m: B/ o# n. D! `" R
2 c: V, B8 x7 t 离合器液面介于高、低液面间则表示正常,如果低于标准线,则可能是总泵或分泵皮碗损坏。在发动机运行状态下将出现挂档难或无法挂档的现象,请即时到就近的维修站检修。/ E1 k: C& M# Q: v
. u. Q+ u( x( `$ E 五、蓄电池的保养检查: [4 a# E9 z& n9 x* E @! f) M
6 e) o( i, `5 n6 R9 o/ W
检查蓄电池固定是否牢固,电解液应在上限和下限之间,接近下线时应及时补加电解液或蒸馏水至高位线。保持蓄电池正负电缆接触良好,并保持蓄电池清洁干燥。放置时间较长的车辆要摘下蓄电池的正负极电缆,相隔半个月左右重新接线起动发动机约20分钟后,如果电量明显不足要及时充电。
4 k# {- g% Y7 D# H0 A* ~4 ~. v. |. {" u; b
六、轮胎的检查
2 i' z8 Y9 N. N, X* q0 p! P- X
! I( Y% ?& A' k" S& Z 每月应在常温下检查一下轮胎气压,如果低于正常标准应及时补充轮胎气压。气压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影响驾驶的安全性。- o1 x! E q: K% n! @3 e
- r3 |6 _1 P/ S: ^ 检查轮胎的龟裂情况,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更换轮胎。选用轮胎时,应使之型号一致。
) h2 H0 `: s& o7 A5 u+ D' | I/ N9 w) Q
七、皮带的检查& g6 `1 g# R, B: v9 ]+ d# }
) }) }+ L0 p- e) B- q/ U. p2 H, { 起动发动机或平时驾驶车辆时,皮带发响,一种情况是皮带长期没有检查调整造成,按正常标准调整即可。
& X, T, z2 \6 z: H* F3 ?8 z7 A
3 l' U! b: E) L: Z4 e 八、空气滤清器的检查
a f% g' q4 b# l) }* r
2 h9 l( H# G5 P8 @; X% Q6 K/ w 空气滤清器过脏会引起发动机工作不良、油耗过大,损坏发动机等,检查空气滤清器时,若发现灰尘较少,堵塞较轻,可用高压空气从内向外吹净,继续使用。过脏的空气滤清器应及时更换。9 k" F/ h: ~5 e+ w6 }
, G3 S- T- Z5 p1 v9 | 九、火花塞的检查
- ?' Y: U% L# z- X
$ [% T" L" w) D( q6 b1 d 正常的火花塞绝缘陶瓷完好。没有破裂漏电现象,火花塞间隙0.8+-0.0mm放电时,火花呈蓝色,较强。若发现异常需进行调整间隙或更换火花塞。
" b3 m; O4 i2 z' g/ c$ H |4 H6 q) }: q
十、检查汽油滤清器: Y% |$ `. f$ N
3 \8 x2 c4 H+ m. R; f$ A. p. q 若发现供油不畅应检查汽油滤清器是否堵塞,如异物堵塞应及时更换。: t) Z' C2 `1 S) f! J* I
& I3 p" o1 U. u
|
|